这些年,我听到最多的情绪就是“内疚”,几乎存在于每个人的每节咨询中。
它不像“悲伤”、“恐惧”、“愤怒”那么明显,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冲突。
内疚表现在纠结的心事、微妙的表情和自我责备的言语中,甚至压抑在潜意识里。有人不堪其扰,会无助的默念“老天爷,如果有魔法,我会先把内疚消除”。
无需多想,内疚最基本的来源大致会有4个:
第一个:“我错了”。
我对不起某人、我不该做某事,我错了,这还不够准确,应该是“我认为我错了”,很多时候你并没错,但你深信自己错了。
比如迟到,无论谁觉得这没什么,但你就觉得不应该;比如责罚了孩子,无论别人告诉你这多正常,都无法消除你的懊悔。
那些你认为在某个场合不该说的话、不该做的事,或本应做的更好的后悔中,都藏满了内疚感。
第二个:“我不配”。
很多人就是这么惩罚自己的,无法原谅过去的错(尽管有时错误是被夸大的或被他人强加的),然后发展出了某种“不配感”。
唯有失败、落魄、唯有不让自己幸福、不让自己接受好的东西(成功、金钱、亲密)或者有了好东西就难受,才能勉强接受。
否则,一旦拥有好东西就会内疚。
第三个:“我冲动”。
一个从小很听话很礼貌的人,是不允许自己“犯错”的,他会时刻维系人设,警惕一切突破规则的事情,一旦不小心冲动一点点、破坏一丢丢,就会引发巨大的内疚,好像人设崩塌。
唯有按部就班融入集体按规则办事才是安全的,但他总会内疚,因为人性是压不住的。
第四个:“我不同”。
人家都学习我干嘛偷懒,人家都内卷我干嘛躺平,人家都相信我为何质疑,人家都睁一眼闭一眼我为何表态……
你总怕与众不同,怕被人群孤立,怕别人的评价,于是乌合之众越来越多,真正独立思考的人越来越少,一旦与他人意见不同就内疚,就自我责备。
然而,真正推动人类进程的,恰恰是那些少数派,那些与多数人不一致的创造力和勇敢。
2
“内疚感”很消耗,它让你对自己充满不安和不满,必须要为此想些什么,说些什么,做些什么心里才会踏实些。
有人多年一直内疚,始终后悔之前的“错误”,如果令你内疚的人去世了,或许内疚感会折磨你一辈子。
你会发现,内疚的程度很不同,有人可能内疚一阵子,有人则会内疚一辈子,那些一辈子的往往比内疚更严重,是一种“罪恶感”。
所以,我必须向你说明“内疚与罪恶”的差别:
内疚感是对事不对人,罪恶感是对人不对事;
内疚引发的是自责,罪恶引发的是羞耻;
内疚导致的行为是补偿,罪恶导致的行为是惩罚。
举个例子:你因为孩子玩游戏而打了他。
内疚感就是你觉得不该因为这件小事而打他,你开始自我批评,认为自己太极端没控制住情绪,觉得孩子很可怜很心疼,觉得自己脾气太差需要改。
接下来,你也许会给孩子做顿美食,也许带孩子看场电影,也许给孩子道歉——尽管还是难过,但通过“补偿行为”降低了内疚并改善了亲子关系。
而罪恶感,就是你越想越认为自己不配做一个母亲,甚至不配为人,你开始泛化,开始脱离打孩子这件事,开始联系你所有的糗事、错事、过去的事,越想越不能原谅自己。
这会让你无地自容,开始强烈自我贬低,开始用行动自我惩罚,比如打自己、自残、自伤、不吃不喝;比如逃避家人;比如更暴虐的对待孩子(罪恶的投射)......
而这个过程会持续很久,最终也并没消散,只是恢复了表面的平静。
现实很多人可能介于内疚与罪恶之间,比如“愧疚”、“罪疚”。辨别的简单方式就是“这件事过去的时长”。
在著名的“俄狄浦斯情结”那个神话故事中,俄狄浦斯王无意中“弑父娶母”,得知实情后他“刺穿双目,一生被放逐天涯”,这就是极大的罪恶感。
一个自认为有罪的人是不配原谅的,唯有和罪恶相匹配的“一世惩罚”才能苟活。
3
罪恶感形成因素很多,最重要的一点是“他人的敌意”,特别是早年被对待的方式。
比如青少年的自慰、穿着暴露、化妆、谈恋爱,如果被羞辱对待,或被严令禁忌,甚至被毒打虐待,这个孩子就会认为“做这些事是有罪的”。
时间久了孩子开始脱离事件本身,开始全面自我否认,认为自己是低贱的、肮脏的,认为性爱、恋爱是可耻的!
记住,不是真的“有罪”才被惩罚,
而是先有惩罚才会有罪恶感。
罪恶感来自“养育者的恨”,内疚感源自“对爱的破坏”,首先是要有爱的。
比如妈妈是爱孩子的,然后才会对打孩子内疚,“打孩子”就是对爱的破坏,内疚就是承担责任的表现。
温尼科特称:“内疚感的一个方面,来自对一个人原始的爱当中的破坏性冲动的容忍”。
我的理解就是:
一个成熟的人格是需要找到某种东西,可以为自己的“不够好”来承担责任,这个东西就是“内疚感”。
生而为人,我们总有做错事的时候,总有冲动,总有破坏,总有些身不由己,总有些情非得已,那么,谁来承担这些冲动背后的责任呢?
于是,内疚感诞生了,内疚就像个容器,接纳了所有破坏的冲动。
有个朋友喜欢醉酒,第二天会挨个打电话问一起喝酒的人自己有没有“做傻事”,有没有“犯错”,我也会收到他的电话,每次我总告诉他“没有,这没什么,你表现没那么糟”。
朋友用内疚为冲动找到了落脚点,同时用打电话回访这样的补偿行为缓解了内疚带来的自责。
每个人都有个“破坏的内在小孩”,那是对规则、道德、边界突破的欲望,像个孩子只管去发泄、冲动、哭闹,而不顾后果。
而每个人也都有一个“功能自我”,他要为内在小孩负起责任,负责的结果就是“内疚”,责怪自己的内在小孩“你怎么那么不理智那么蠢呢!”
一旦内疚产生,内在小孩闯的祸就有人背了。
对自己任何冲动行为负责很难,需要内疚感来平衡,所以温尼科特说:“内疚感位于破坏性向建设性转化的点上”。
4
一个有反思的人才有内疚,而内疚又会让你更深一步反思,所以内疚其实是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这些“内疚导致的深度思考”正是心灵成长的一部分。它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分:
第一,关系与亲密。
“对不起某人”的内疚,必定会引发对关系的思考:
比如会想与孩子的关系怎么会这样?
昨晚经历了什么?
当时孩子什么表现?
为何吵起来了?
你俩是通过什么方式争吵的?
你该如何承担这错误?
又该如何补偿孩子?
你的伴侣在做什么?……
第二,过往与将来。
内疚导致的思考绝不限于昨晚,还包括孩子小的时候,你的曾经,你们这个小家庭的曾经、你的原生家庭,以后该怎么办,你该改变些什么等等。
“世上没有卖后悔药”指的是过往的冲动不可重来,但这却为以后提供了经验,良好的反思指导你今后不要重蹈覆辙,至少一段时期内可以克制。
第三,道德标准。
会反思自己的道德标准的来源,孩子哪个点触动了你?为何不能容忍?心中那根尺子从哪里来的?为何不允许自己犯错?不允许打孩子?大家为何这么想?多数人的想法是对的吗?原生家庭你父母要求是对的吗?
第四,需求与接纳。
内疚让你思考自己的期待与需求是什么?哪些被满足哪些还不够?哪些不但没满足还无处言说?你被好好对待了吗?你的心酸与无奈是什么?当没人关心的时候,难道你不该心疼自己吗?
是的,内疚导致的“深度反思”有助于把破坏转向建设,有助于你更好的改变,有助于你下一步的计划和打算。
同时,内疚的确难受,而缓解内疚的方法你也许一直再用,譬如:补偿行为、小型惩罚(自责)、自我原谅、深度思考、周密部署等等。
但总不会彻底消除,因为内疚给你带来的东西好坏参半。
5
内疚还有“预防风险”的价值。
有时,一件事还没做内疚就产生了,或者说你预感到内疚会产生,这有助于你缓解焦虑做出更恰当的选择。
比如你要独自旅行就会想没带家人而内疚;
比如吃顿美食就想父母也没吃而内疚;
比如要进入一段爱情又怕非议;
比如喜欢一个人又担心伤害了另一个人;
比如想发生性关系又担心道德谴责……
于是有人选择了放弃,因为无法承担内疚带来的惩罚;
也有人知难而上,冒着内疚的风险也要寻求欲望的满足;
还有人为了把风险降到最低做了周密计划防患于未然。
以上都没有对错,都是在内疚的“预警”下的权衡判断。
还有人喜欢“用内疚去控制他人”,
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控制。
如果只是打骂和讨好,都显得太“急功近利”,而引发孩子的愧疚感才会“事半功倍”,这是牺牲型父母最擅长的,孩子总是觉得欠父母太多,只有不断回报,只有变成父母喜欢的样子才会缓解这内疚。
如果你在一段关系中时常感到“欠他的”、“对不起他”、“报答他”、“有愧于他”,那就要注意了,很可能对方再用道德绑架你。
很可能是要让你加倍回报,但表面上显得全是为了你好,此时要引起警惕,而非一味地指责自己,相反,你要设法摆脱这控制。
在关系中做自己很美好,
在关系中做自己而不内疚更美好,
但你更要学会在内疚中依然坚持做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