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沈阳家教网![请登录] [免费注册]
 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新闻资讯 > 成功案例 > 正文

最伤孩子的四种话:好好说话,才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家风

发表日期:2021-12-9 作者:沈阳家教网 电话:微信号jiake7888
批评孩子蠢笨

“你怎么那么笨!”

“你都把我的脸丢光了,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孩子!”

“这个都不懂,蠢死了,一点都不像我生的。”

……

这些话也许是父母辅导孩子作业时,恨铁不成钢时说出的,也许是看到孩子鲜红成绩的那一刹那,脱口而出的,也许是习惯性的口头禅...

但无论哪一种,灌进孩子的耳朵里,都是刺耳难堪的。

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:7月21日,哈尔滨一位00后男生坐在33楼天台墙边的扶手外侧,双脚伸在楼外,情绪低落,身子一动不动。

图片

面对民警的劝导,男生显得情绪激动:

“你们管不了,我父母都不管我了!”

两位民警一面尝试与男生聊天,一面在男生放松警惕时迅速出手,将他抱拽回到安全地带。但男生并未平息情绪,也拒绝提供父母的电话。

原来,当天家里买了一台冰箱,送货中出了点状况,男生同妈妈的电话沟通过程,表达不是很顺畅,妈妈骂他:

“你咋这么笨呢,死了得了”

接着男生又被爸爸骂了一通,说他“这点儿事都整不明白”。

不久后,妈妈便在手机里看到了儿子发来的视频。画面中,儿子在楼顶上边录视频边哭,说自己要跳楼。妈妈当时就吓晕了。

有些网友纷纷评论:有什么大不了,爸妈骂一句就接受不了了?

可是,孩子因为父母的责骂而造成悲剧的事件屡见不鲜。

图片

那么,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敏感而脆弱?

其实,最关键的一点,是他们缺乏内在的自我价值感。而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,最先是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评价中获得的。

很多大人认为,孩子事情办不好,骂他几句、批评一下怎么了?也太容易受伤了吧?

其实,这并不是骂几句的问题。

真正伤害孩子的,是父母对孩子的打击。

批评与打击的区别在于,批评是针对孩子具体行为的不当之处进行指正,给孩子指出改进的方向;而打击是一种对孩子人格和价值的否定。

批评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成分,而打击、否定只会让孩子感到来自父母的嫌弃。

如果家长习惯性地打击孩子,孩子就会自暴自弃,最后真的变成家长口中那个“没用”的人。


2
威胁孩子将受惩罚


前几天,看见大街上有个一个小男孩蹲在地上大哭。


因为哭声很大,经过的路人都纷纷看向了他。

孩子的母亲站在概二十来步远的距离,嘴里似乎还在说着什么。

过了一会儿,她一边骂一边走向小男孩。

慢慢走进我才听清,她说:

“快点!每次都慢吞吞的,什么都要看,你信不信我就把你丢这儿!”

快走到小男孩旁边的时候,小男孩慢慢站了起来,伸出手想去握她的手。

她并没去握小男孩伸出的手,而是提着他领子把他抓起来,然后啪地一掌拍在男孩后背。

男孩可能惊到了,哭声突然停止。

“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丢这儿!你信不信?”

男孩可怜巴巴地望着她,又开始哭起来,一边哭一边被推着往前走了……

很多朋友在聊怎么管教孩子的时候,分享最多的经验还是「不要理他,等他哭,哭一会儿就好了」。

老一辈父母给年轻父母的「经验」也是:

不要管他;

不要把他惯坏了;

再不听话就不要他了……

我不知道这位妈妈是否是有心还是无意,但显然,这种“你再这样,我就不要你了”、“你再这样,我就要打你了”的话语她已经习惯说出口。

在一个家庭里,父母对孩子来说,永远是强势者。

孩子最担忧的就是父母不要他,最害怕的就是被无情打骂,可很多父母往往就会拿孩子害怕担忧的事情威胁他。

威胁他要学习要达到什么成绩,威胁他要做家务活,威胁他听话。

长此以往,孩子内心就会极度缺乏安全感,也会给孩子灌输一个意识:只有懂事、听话的孩子才不会受罚,只有懂得取悦父母的孩子才是好孩子。

可往往越懂事的孩子,心理的阴影和疼痛却是最大的。

别让孩子长大之后,成为习惯性取悦别人的人,却丢了真实的自己。


3

习惯性敷衍孩子

坐地铁的时候,车上有一对母女,孩子叽叽喳喳的问着妈妈各种各样的问题:

“妈妈,我们现在要去世界之窗吗?”“嗯。”

“妈妈,你看外面的天,好好看啊。”“嗯。”

“妈妈,为什么这个东西是红色的啊?“妈妈不知道.........”

小女孩好奇心爆棚,一路上异常兴奋,不停问东问西。

而她的妈妈正在玩着手机,嗯嗯啊啊,随意敷衍着回答。

生活中,类似场景并不少见。

我们经常可以在公交车上、地铁里、飞机上遇到小孩子各种刁难式的发问,让爸爸妈妈们头痛不已。

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,再加上无心回答,所以很多爸爸妈妈们常常极尽敷衍,且不以为然。

如此做法,对孩子造成的危害极大。

然而大多数家长,面对孩子随时随地都会冒出来的、新奇或古怪的问题,都是敷衍了事,毫无耐心可言。


孩子对世界的好奇,是他们加深认知的动力。

可是因为敷衍,或者一些父母更加粗暴的应对方式,导致他们再也不敢发问,从而在心理上产生社交障碍、认知屏障。

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,会产生破坏式结果。

对孩子来说,父母的回应,及时的欣赏、鼓励和支持,不仅是一种力量,还是战胜学习困难的勇气和信心。
 
4
总是不相信孩子

知乎上有人问: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导致孩子不再愿意和家长沟通了呢?

有个高赞回答是:失去信任。

当孩子认为父母不值得依赖和信任时,他便会对这个世界失望。

所以,如果当他遇到了这个世界的恶意,他宁愿选择独自承受,甚至离开这个世界,也不愿意承担来自父母的二次伤害。

没有任何关系是无坚不摧的,哪怕是血脉相连的亲子关系。

孩子对父母的话语和情绪是极度敏感的,他们会因为父母的一句贬损而失落好久,也会因为父母的一句夸奖而开心一整天。

别让语言成为割断亲子关系的一把刀,别让孩子一个人悄悄地伤心、失望、绝望,别等到来不及时才发现孩子的心已经渐行渐远。

好好说话,才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家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