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沈阳家教网![请登录] [免费注册]
 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新闻资讯 > 成功案例 > 正文

帮孩子撕掉负面标签的那一瞬,我帅爆了!

发表日期:2021-9-5 作者:沈阳家教网 电话:微信号jiake7888
 1 

暑假里,刚拿到大学通知书的姐姐热心地帮读四年级的弟弟补习数学。我有心让姐姐自由发挥,可是几天后,弟弟却有点不情愿补习了。


怎么回事?要知道头几日小家伙可是很期待姐姐这个小老师。观察了一天,我发现了问题。


“你怎么那么笨,这个我都讲了好几遍了。”

“你比我小时候蠢多了。”

“这么简单的题你也能算错?”


弟弟每每听到姐姐的这些话,都会低着头憋着眼泪。


再这么下去,弟弟不但学不到什么,反而会对数学生厌,对自己失去信心,那这场补习真是得不偿失。


我急忙将姐姐叫到一边,提醒她停止给弟弟贴负面标签的行为。


育儿过程中,我们家长也会常常在不经意间给孩子贴上各种各样的负面标签。


孩子一时不想起床,就说他是个“懒孩子”;

孩子想多看会电视,就说他“只知道贪玩”;

孩子忘了叫人,就说他“不懂礼貌”。


因孩子一时的不当行为而急急忙忙地给他贴上标签,攻击他的整个人格,都是缘于我们自己内心的焦虑与恐惧,却不知我们越是惧怕什么,孩子就越会变成什么。


是我们一遍又一遍给孩子给贴上了此标签,直到他自己都深信不疑。


被贴上标签的孩子犹如从小被铁链栓住的小象,哪怕长大了有足够的能力,终其一生也很难再摆脱。


 2 

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在贴负面标签


著名的儿童学家阿黛尔说“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。


所以我们要将与孩子沟通的话语当作射出去的子弹,要想弹无虚发,不造成负面伤害,就要避免以下六种说话模式。


1.否定型


这有什么好怕的?你就是胆小。(否定感受)

哭什么哭,不许哭!(否定情绪)

你就知道买买买,你个败家子……(否定需求)

还是我自己来吧,别给我添乱……(否定努力与能力)


一个经常被否定的孩子,一生都会苦苦追求他人的肯定。


不被允许哭、不被允许失败、不被允许表达真实感受,孩子内心的积攒的愤怒终有一日要么攻击他人,要么就会转头狠狠攻击自己


家长不停地否定自己的孩子,说白了是一种可怕的心理控制,你在孩子身上所在乎的,都是你所匮乏的。


2.威胁型


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……

我数到三,不然……

再这样,妈妈就不喜欢你了……


你的威胁只会给孩子造成心理恐惧,这种恐惧阴影会严重吞没孩子的安全感与信任感,一个缺乏安全感与信任感的孩子,请问他的勇气与自信能从哪里长出来呢?


3.抱怨型


要不是因为你,我们早离婚了……

如果你听话,我哪会这么累……

都怪你……


这种负面的话语会让孩子产生沉重的愧疚感,会导致孩子抑制自己的正当需求,战战兢兢的看你的脸色讨好你,长此以往你将会得到一个常常自我否定、自我价值感非常低的孩子。


他会觉得这世界美好的东西他都不配拥有。


4.指责型


看吧,我早就跟你说过你不行……

上次你也是这样,屡教不改的猪!

叫你不听我的话,活该……


没人能长期经受别人的指责与侮辱,每句话都像刀子一样挫伤着自尊心,想想看还没长好的伤疤常常被人揭开撒点盐,能长得健康快乐吗?


父母贬低孩子,孩子不会停止爱父母,却会停止爱自己,发展自己。


5.控制型


我说不行就是不行!

你必须要按我说的去做,现在就去!

你给我听好了……


总是用专制型的话语攻击孩子,要么收获一个内向懦弱毫无主见的孩子,要么收获一个同样霸道叛逆无法无天的孩子。


6.比较型


你看看人家小明……

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……

你要跟人家小红好好学学,你要有她一半我也就知足了……


总是停留在这些单一的、表面的、行为层面来作比较,只能说明家长的肤浅和虚荣。


这样的比较不仅不会让孩子更积极主动,反而会让孩子自信心受挫,附带的负面影响是孩子会对比较的那个对象有抵触性和攻击性。


以上六种类型能帮我们快速检验自己是否闯了红灯,一旦红灯亮起,请马上暂停。


 3 

如何帮孩子撕掉已被贴上的负面标签


负面标签就如一张无形的网,束缚了孩子的潜力。我们如果不想办法将这张标签撕掉,那么成长的路上,孩子总是在负重前行。


帮我们的孩子撕掉身上的负面标签其实并没有那么难,用一些身边的小案例来总结下。


1.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


朗朗从小总是被妈妈说他的字写得如何的马虎如何的丑,他也觉得自己一辈子都写不好字了。


读五年级的时候,来了一个新的语文老师。老师有一次在改作业时将他叫到面前,细心将几个字用红笔圈出来,对他说:“这几个字你写得非常的漂亮工整,你发现了吗?”


朗朗瞪大了眼睛有点难以置信,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表扬他的字写得好,原来他也是可以将字写得好的。


老师接着说:“有空再练练其它的字,我相信很快你就会有很大的进步,本学期有一次书法展,介时老师希望你的作品也能参赛哦。”


老师一个小小的举动,就打破了妈妈施在他笔上的魔咒。


2.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正面认可


果果参加市里的英语口语比赛又失败了,只拿了第四名。而她的同学丽丽这次仍然是冠军。果果又给自己贴了一次“失败者”的标签。


妈妈只当没看见她的垂头丧气,笑咪咪地对她说:“上回第七,这回第四,看来这些日子的苦你没白受,还是有很大进步的。知道吗?在妈妈眼里,你为了你的梦想努力拼搏过,真心欢笑过,就已经是另一种成功了。”


3.撕碎人品标签,行为不等于人品


一大早军军爸爸就接到了老师的投诉电话:“您家孩子上课吃东西,回家后您用心教育一下。”


作为一个单亲爸爸,偶尔也有赶不及给孩子吃完早餐就送孩子上学的时候。


晚上军军回来哭得很委屈:“老师说我是个调皮捣蛋的坏孩子,同学们也笑话我是个好吃佬。我是真饿了,想着只吃一口,就能撑到下课了,可刚拿出来,就被老师抓住了。呜呜……”


爸爸心里酸酸的,打电话和老师聊了许久。


第二天老师对全班同学说:“昨天老师误会许军同学了,因为不想上学迟到,他是饿着肚子来上课的,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,也能将作业写得非常优秀,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掌声给他一下。”


军军开心极了:“老师,上课吃东西是不对的,我保证再也不会了。”


4.让孩子记住他的特别时刻


晓晓自从跳舞不小心将手臂摔骨折后,对自己的身体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。


伤愈后晓晓跳舞再也不似以前那样灵动。她一边不想放弃自己坚持了十几年的舞蹈家梦想,一边又觉得自己的身体太过脆弱,自己不适合跳舞。


是放弃,还是继续?时光在心灵的不停摇摆和煎熬中悄然飞逝。一个周末她去乡下看望姥姥。


姥姥看出她的心结,从仓库推出来一辆很旧的自行车对她说:“还记得它吗?小时候你自己一个人偷偷学会了骑自行车,直到看到你膝盖上的伤我和你姥爷才发现。从小你就是个坚强且勇敢的姑娘。”


重返舞台,晓晓又能完全放开身心跳舞了,那个自信的女孩又回来了。


5.看到背后的心理需求


当辰辰妈妈无意间看到孩子偷偷躲在阳台抽烟时,简直像被雷劈了一样,他的乖儿子,他的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很优秀的孩子,竟然像个小混混一样,一边吞云吐雾,一边得意地冲视频中的同学显摆。


妈妈很快将心情平复下来,儿子一向是个懂事的孩子,抽烟也许另有隐情。


不久妈妈给孩子送切好的水果,假装不经意说道:“你爸出差好几天了,但总觉得他的幽灵刚回来了,阳台上的烟味重得能把花都呛死。”


辰辰愣了一下,随后解释到:“妈,那是我抽的,不过您放心,我再也不抽了。一来我也是好奇抽烟到底是什么滋味,二来恰逢昨打蓝球输给了几个同学,愿赌服输,他们说只要我敢抽根烟,就不再叫我妈宝男了。”


妈妈有些感慨,幸好忍住了没当场发难,不然儿子“妈宝男”的标签就坐实了。“妈妈相信你,你做事一向有自己的分寸。”


“那是,面子虽重要,但如果别人怂恿我去做伤身犯法的事,我是不会去干的,我又不是傻子。”


有的家长遇事一点就爆,急着纠正孩子的行为,行为没纠正,反倒破坏了亲子关系;有的家长遇事先处理自己的情绪,再来分析孩子不当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,最后才引导孩子用积极的行为解决问题。道行孰高孰低一目了然,


教育是一场修行,育的是孩子,修的却是我们自己。


当我们用利剑帮孩子将那些负面标签一一暂落,将负面能量一一消灭的时候,有谁比我们更帅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