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沈阳家教网![请登录] [免费注册]
 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新闻资讯 > 成功案例 > 正文

智慧的安慰是,允许孩子面对自己的成长痛

发表日期:2021-6-5 作者:沈阳家教网 电话:微信号jiake7888

孩子:“好讨厌,今天画画课,我的图没有被老师贴在公告栏。”

父亲:“没关系啦!你在才艺班的图,老师都说很棒呢!”

孩子:“我好差喔,理化都搞不懂。”

母亲:“你国文和英文都很好啊!”

孩子:“同学都骂我、取笑我,不和我玩。”

老师:“喔!那就不要和他们玩,不要在意他们,你可以做你自己的事啊!像写写作业、看看书等”

轻描淡写的肯定,暗藏着你的隐形焦虑?

大人不断表达出“你还有其他地方很棒”、“没关系”、“不用在乎别人对你的想法”……诸如此类的观念,也许是一种“焦虑”,这类的焦虑暗藏着害怕孩子持续沉浸在挫败的情绪,无法向前;也许是一种“习惯”,习惯自动快速跳过需要处理的情绪,直接进入给建议模式;也或许一种“误解”,错把这种观念当成安慰。然而传达不要担心、不要在意、不要难过的移转或抹去挫折情绪及烦恼,真的能安慰到人心吗?

举个例子:试想今天公司要交一份文件,多方尝试后自己仍不是很满意成果,这时旁人却告诉你“不会啊!已经很好了,我都没办法写成这样,你好厉害”,或者说“你想太多了,我觉得这样就好!”此时你心里的感受是什么?有被安慰吗?还是心情仍然低落?脑中仍盘旋着纠结着,自己还解不开的谜。

但如果今天安慰的声音是“先放下评价,深呼吸放松一下身体,也许再回来看看文件,就有灵感哩!”、“好还要更好,是你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!”、“哪个部分是你目前最不满意的?你认为问题可能是什么呢?”、“以客观的立场,我看到的是同时有许多主题,也许取决一下最想谈的重点,会不会更聚焦?你觉得呢?”,或者“能在不满意的心情中持续做着,想着怎么突破才能接近自己想要的,真不简单!”听到这类的安慰,你当下会有什么感觉呢?

智慧的安慰,是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挫折与难过

安慰并非抹去不舒服,而是陪伴一个人能好好品尝当下的挫折,充分觉察产生挫折后,身体产生的感觉、情绪、想法,并从中找到背后蕴藏的意义与资源。

因为怕孩子一直困顿着,或不忍孩子难过沮丧,想拿掉这样的痛,便教他忘记、忽略情绪,不断地告诉孩子掩盖及避开当下,急着将孩子的心推往未来看,让他没办法明白当下出现的感受与问题是什么,以致于找不到行动的方向,甚至还会有反作用力,造成停在原地踌躇不前的状况,最后走向不断自我批评!

允许自己的担心、孩子的难过,同时也接受当下所有呈现,才有空间思考如何安定自己,也给孩子智慧的安慰。我们无法更不需要拿掉孩子的痛,如同刻意采外力把蛹剪开,反而会让蝴蝶无法羽化生存,大自然的法则是蝴蝶得自己一次又一次去经历成长痛,感受自己振翅挣脱的每一刻,用自己当下的力量破蛹,才能有展翅翱翔的力量。

“智慧的安慰”是陪伴孩子感受他的痛,也一同看清楚现状,进而让他们能反思,找到自己面对挫折的能量与行动的方向,最后孩子终能突破名为“气馁、挫折、失败”的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