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果你不哭,我才抱你。”这是对小婴儿说的。
“如果你不乖乖练钢琴,我就不让你看卡通。”这是对学龄前儿童说的。
“这次考试如果没有前三名,我就不带你去迪士尼乐园玩。”这是对更大的孩子说的。
几乎所有家长都曾经使用过这样的句型来“操控”孩子─包括我在内。“如果你不怎样怎样……我就不会如何如何……。”这样的说话术确实很好用,好比在驴子前面挂了一串胡萝卜,让孩子为了追逐前方的“好东西”,进而转化为驱使自己往前的动机。
不只是家长,老板们也都是这样对员工的。他们常说:“如果你这一季没达到KPI,我就不给你加薪。”“如果你谈到这个案子,我才让你休假。”这种威胁利诱的做法,虽然提供了工作动机,但大家骨子里都清楚,这不过是血淋淋的利益交换罢了。当老板用这种句型和你对话,你并不会感觉老板“爱”你,乃是各取所需,互不相欠,当中并没有温暖的成分。
温暖的家,是父母与孩子谈情说爱的地方,反复和孩子谈条件,并不是一件好事。心理学家兼儿科医师卡尔.罗杰斯(Carl Rogers)曾经说过:“人心最大的需求,就是能够被他人『无条件的接纳与包容』。”而最适合扮演“无条件接纳者”角色的,当然就是自己的父母与家人。
被无条件接纳的孩子,考试考坏了也不自卑
三周之后,刚好是学校期末考,同学们有些人考得不错,有些人分数不甚理想。成绩公布之后,老师邀请同学们填写一份心情评量表,比如:“你感觉沮丧吗?愤怒吗?或是高兴吗?得意吗?”之类的情绪指标。
有趣的事情发生了!三周前被分发到第一组,描写“曾被无条件包容与接纳”故事的孩子,即使考试考差了,也不会太过沮丧或自卑,恢复自信心的速度也比较快。反之,另外二组孩子的情绪,与成绩呈现高度相关,成绩好的人会得意忘形;成绩不好的人会陷入沮丧忧郁,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自信。
这个实验告诉我们,经历失败挫折的孩子,只要心里有一点点温暖,想起“不管我的表现有多糟糕,世界上至少还有一个人,曾经无条件的接纳我、包容我”,这么一个单纯的信念,就能支撑他度过情绪的低谷,从失败中重新站起来。而这个能无条件接纳他的人,或许是好朋友,可能是好老师,最理想的对象,当然是父母及家人。
从挫折中站起来的能力,决定孩子的人生观
我反省自己每天跟孩子说了这么多话,这些日常的用词中,是否有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心,是可以无条件的接纳他,与爱他呢?回到一开始的问题,“如果你不怎样怎样…我就不会如何如何…”这样的说话术虽然很好用,但是如果我们对孩子每一天的每件事,都这样用言语威胁利诱,是否会让孩子误以为父母的包容,是必须用条件交换而来?
更糟糕的用词还有“如果你没有怎样……我就不爱你了/我就不要你了/你就不要回来了/你就丢尽我们家族的脸!”这些话千万、千万不要说出口,你会让孩子挫折忍受度变低,更容易失去自信,最后走向自暴自弃。
或许我们可以先踏出第一步,将上述的用语从负面表述,转为正面鼓励。比如说“如果你达到这个目标,就有额外的奖赏”,就会比“你如果没做到,我就收回某个你喜欢的东西”,听起来舒服太多了。
别小看爱与包容的威力,在上述荷兰的实验中,同学一个温暖包容的举动,就可以带给孩子提升至少三周的挫折忍受度。想想看,我随便举个例子,如果父母每周一次和孩子组队玩桌游,然后不管他犯什么错,我都百分之百给予支持与鼓励,这样岂不是更能带给孩子自信的能量呢!